close


影片連結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pL2tN3jDyg

重點一覽

1:17
60年代之後,什麼變得不同了?60年代之前,「投機行為」跟「社會公義」之間的對立是一目了然的,此外這也取決於你對社會有何貢獻。…可是現在的情況不是這樣,投機行為跟社會公義的界線越來越模糊,當你消費的時候,你同時也為社會、環境盡了身為消費者的責任…。(接著舉星巴克的例子:「你不只是買了咖啡,你支持了公平與正義」,以及其他類似總總-這就是「文化資本主義」運作得最完美的例子-「你買的是消費行為的贖罪券」。)

3:56
這些到頭來都淪為字面上的美化、甚至變成道德上的負擔。…這樣能給你帶來一絲安慰:我總算為地球盡了一份力。於是,你自我感覺十分良好。所以我要說的觀念是: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消費行為,所引起的「思考短路」的現象,讓我們在消費的同時,也把背後的代價一起付出去了。(之後引用奧斯卡.王爾德,用來批判「慈善的邏輯」的一段話:)單純去同情痛苦,遠比同情的時候還能保有思考容易太多了。當人們看見那些可怖的貧窮、醜陋、飢餓時,被打動是很自然的,也因為這種雖然值得嘉許,實際上卻是被誤導的企圖心,人們認真又感性地發下「治癒邪惡」的宏願,但是,他們的方法卻無法根治疾病,而只是讓疾病延後發作,事實上,這種治標的方法還助長了疾病。(可參考:〈兩種慈善〉〈如何善待清潔工?〉等例子。)

6:06
有些人維持窮人的生命,來試著解決貧窮;而來自名校的學生則會為窮人帶來短期的教育與娛樂,想藉此消除貧窮-但這些都不是解藥(而是麻藥),反而加重了病情,該做的是去建立一個讓貧窮沒有辦法發生的社會,這種看似「美德」的利他行為,反而在阻礙這種社會的實現。最惡劣的奴隸主,是對奴隸仁慈的奴隸主-因為這使得身受其害的人,看不出整個制度的可憎之處,也讓思考這個問題的人看不清真相。「救濟」使受者自覺卑賤,而且讓人意志消沉。

6:59
表面聽起來很不錯的「最低薪資」(基本工資)、或者跟資本家討價還價,這些都不是解決方案。


7:31
(如同過去人們努力想要讓「共產主義」或「社會主義」政府更人性化一樣,今天仍然也無法達到所謂的「更人性化資本主義」這種事情,不打算放棄遊戲規則而想要讓它更人性化是行不通的。)

9:07
(自然與社會的總總問題越來越多,人類文明越來越逼近一個轉捩點,要挽救自由、民主、平等的價值,必須再更進一步,意識到慈善活動背後的偽善因子。慈善讓人好一點點,但如果造成悲劇的環境沒有改變,悲慘的生活仍舊會繼續下去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nnov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