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文:The Venus Project,簡稱:TVP
中文翻譯有:
.維納斯計畫-目前都是使用這個
.金星計畫-早期的翻法
.金星工程-早期的翻法
其中「計畫」也可以通「計劃」,但前者比較常見。後面兩種翻譯(金星)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太空計畫之類的,所以漸漸就沒有在用了。計畫名字的由來是「維納斯計畫」研究中心的位置-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維納斯社區。
《VENUS PROJECT》跟「維納斯計畫」英文名字差一個「THE」,但是是一個完全無關的以偶像和熱血為核心的跨多平台企劃,包括動漫和手機遊戲。
以下是「維納斯計畫(TVP)」的介紹:
.時代精神運動(TZM)與維納斯計畫(TVP)簡介
.維納斯計畫(TVP)總覽
.維納斯計畫是什麼?
.維納斯計畫-臺灣
.一個改變的故事
.樂園或湮滅
.設計未來
.設計和平與進步的未來(上)
.設計和平與進步的未來(下)
.維納斯計畫(TVP)官方問答集

英文:The Zeitgeist Movement,簡稱:TZM
中文翻譯有:
.債該死運動-新的譯名,兼具音譯和意譯
.時代精神運動-原本的翻譯,目前較常見,不過容易與其他看起來相似的名詞混淆:
「新時代運動」(英文:New Age Movement),是另一個完全無關的社會與宗教運動,只是中文名稱乍看很像,所以常會被認錯跟叫錯,但其實從英文來看就差很多。又翻成「新紀元運動」。
《時代精神》系列電影(原文片名:Zeitgeist),共三部曲,是「時代精神運動」發起人彼德.約瑟夫製作的紀錄片,但他澄清這些電影與該運動的細節無關,不能與運動的宗旨混淆。即便如此,第二、三部仍然是初步認識這項運動最重要的紀錄片,兩部的片名分別是:
《時代精神:附錄》(Zeitgeist: Addendum)
《時代精神:邁步向前》(Zeitgeist: Moving Forward)
另外比較有關的名詞有:
「時代精神」(德語:Zeitgeist),是指「在一個國家或一個群體內,在一定的時代環境中的文化、學術、道德、精神、和政治方面的總趨勢以及一個時代的氛圍、道德、社會環境方向以及思潮。」造句:「歷史是由人類無法掌握的時代精神所創造的。」又翻成「時代思潮」。彼德.約瑟夫將它用在紀錄片片名和社會運動名稱。
「時代精神運動(TZM)」與「維納斯計畫(TVP)」不懶人包-就是這裡,是吾作為 RBE 支持者對 TZM、TVP、RBE 及相關訊息的研究和整理,不代表任何社群的共識,僅作為推廣 RBE 之用。而且隨資訊的更新,本站的一些論點可能被推翻或修正-這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事。
以下是「時代精神運動(TZM)」的介紹:
.時代精神運動(TZM)與維納斯計畫(TVP)簡介
.債該死運動
.瞭解問題的本質
.淺談時代精神運動
.什麼是時代精神運動
.時代精神運動:入門指南
.時代精神運動:我們在哪裡?
.時代精神運動(TZM)官方問答集

英文:
Resource-Based Economy,簡稱 RBE;或者是
Resource-Based Economic Model,簡稱 RBEM
這兩種的意思其實沒什麼差。「Resource-Based」中間的連接號也可以不加,改空格。第一種的簡稱(即 RBE)最常見,下面就直接都用這個簡稱。
RBE 的中文至少可以有13種翻法,除了「資源型經濟」外,剩下的12種可以縮寫成:
.資源導向/基礎(型)經濟(模式/模型)
斜線的左右兩邊是可以互換;括號裡面的是可加可不加,自由組合,例如:
.資源基礎經濟
.資源基礎型經濟
.資源導向型經濟模型
.資源導向經濟模式
…等等,共有十二種可能性。
當看到這些詞的時候,都是在講同一個東西。一般 RBE 社群裡討論時會直接用「RBE」,只有在為了讓未接觸過的人稍微覺得看得懂、不明覺厲、不會看到英文直接跳過去、或是當出現在站名或標題中,才會特地用中文。
其實 RBE 還有另外三種稱法,只是在中文圈還沒看過:
「社會自動化控制工程」(英文:Socio-Cyberneering、或 Sociocyberneering),應該是 RBE 非常早期的原本的名稱,在1974年就已經由「維納斯計畫」發起人雅克.法斯科提出。
「自然法則/資源導向經濟」(Natural Law/Resource-Based Economy,簡稱 NLRBE)或是「自然法則經濟」(英文:Natural Law Economy),是最晚出現的名稱,在「時代精神運動」的官方介紹書使用到。我認為這名稱取得非常之好,我認為 RBE 背後的哲學最核心的觀念,就是「自然法則」了-它的意思近乎於「真實」。
以下是「資源導向經濟(RBE)」的介紹:
.資源導向型經濟模型的一些主要特色是什麼?
.時代精神:邁步向前-第三部份:地球計畫
.資源基礎型經濟
.問答集 FAQ
.資源導向型經濟是什麼?
.資源導向型經濟簡介(TED)
.資源導向型經濟簡介(TZM)
.設計未來(城市設計簡介版)
.設計未來(城市設計的部分)
.樂園或湮滅-設計未來(城市設計介紹)
.時代精神運動:入門指南(城市設計的部分)
.雅克.法斯科與賴瑞.金1974年訪談

英文:Monetary System
中文翻譯有:
.金融貨幣體系
.金錢系統
.貨幣系統
三個使用的頻率一樣高。
用來指稱 RBE 的名詞已經算多了,但指稱「金錢系統」的名詞多樣性,又遠遠超越 RBE。不過還是有一些規則可循的…只要是看到由以下的頭、中、尾三類字詞組成的,都是針對不同的問題層面在談「金錢系統」:
開頭是:
.Monetary, Money(金錢、金融貨幣、貨幣)
.Market, Free-Market, Marketing(市場、自由市場)
.Commercial, Business, Trade(商業、貿易)
.Consumption, Consumer(消費、消費者)
.Competition, Competitive(競爭)
.Free Enterprise(自由企業)
.Scarcity(匱乏、稀缺)
.Materialistic(物質)
.Profit(利潤)
.Price(價格)
.Debt(債務)
.Interest(利息)
.Financial, Banking(金融、銀行)
.Capitalist, Capitalism(資本主義)
.Nationalistic(民族主義、國家主義)
.Fossil Fuel, Hydrocarbon(化石燃料)
.Property, Propertied, Ownership(所有權、財產權)
.Economic Slavery, Modern Slavery, Paid Slavery
(經濟奴隸制、現代奴隸制、帶薪的奴隸制)
.Anti-Economic(反經濟)
這些開頭字詞也可能同時出現兩個甚至三個。
中間是:
.Based(基礎型、導向型、為基礎的、為導向的)
.Structured(為結構的)
.Oriented(為導向的)
.Driven(所驅動的)
或是沒有這些中間字。
結尾是:
.Economy, Economics(經濟)
.System(系統、體系)
.Model(模式、模型)
.Society(社會)
.Culture(文化)
.Religion(宗教)
像是在這個網站裡,除了置頂文〈不懶人包:補完篇〉以外,其他文章都用「金融貨幣-市場經濟模式(MME)」。但在中文圈最常看到的名稱,還是最前面的「金錢系統」的三種翻譯。關於「金錢系統」的問題整理和批判有:
.時代精神:邁步向前-第二部份:社會病態
.這個網站裡的任何一篇文章和大多數的連結
.這個網站兩邊的各大網站、專頁、討論區、推薦清單…點開來看看,順便都去加入和訂閱按讚吧!